强调铁路货运作为欧洲内部可行的物流解决方案的势头正在增强。但对许多欧洲企业和政府来说,一个重要的共识是,铁路将成为与中国和其它东亚市场贸易增长的一个推动力。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市场的关注,中国政府也做出了向欧盟提供铁路货运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坚定承诺。
目前,56个中国城市和49个欧洲城市之间有11条铁路线。大多数货运旅程都在德国和中国城市之间,但铁路网络正在扩大到欧洲其他主要目的地。
铁路系统发展的动力来自中国,中国对欧盟有176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然而,欧洲每年向中国出口近2000亿美元的商品,而目前通过火车向东回程的欧洲商品每年增长350%。
许多主要的欧洲航线和其他物流公司都在加紧努力,将集装箱运往中国,然后用专用货运列车运回欧洲。人们认为,专用货运列车更加环保,速度比海运更快,成本比空运更便宜。
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核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政府将铁路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随着托运人使用该模式的增加,中国有望实现今年5000趟西行货运列车的目标,根据中国大陆铁路实体和官方媒体的数据(最新数据),货运量从2011年的1400个标箱跃升至2017年的近31.9万个标箱。
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出口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铁路货运的增长,他们利用海运将货物运往中国,然后再转运到发往欧洲的货运列车上。
分析人士得出的结论是,往返中欧至中国的铁路运费是空运成本的三分之一,与30天的海运航程相比,铁路运输仅需要16至19天。
虽然在运营上有明显优势,但中国的“铁路化”仍获得了大量的补贴。据估计,如果没有补贴,企业将不得不将服务价格定在每个集装箱1万美元左右才能盈利,而补贴使他们能够将价格降低至每个集装箱3,000至6,000美元。
.
中国希望加强对铁路货运的监管
中国当局决心更好地规范中欧铁路网的运营,重点关注那些需要铁路服务的线路,并加强对地方政府向铁路运营商提供财政补贴的监管。随着北京采取行动提高铁路市场供应商的整体质量,从今年起,中国将只对从中国出发前往欧洲的全负荷列车提供补贴,其背后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欧洲几家主要的物流公司和铁路公司目前正在考察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三条新线路,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公司(CRCT)正计划开通这三条新航线,以避免波兰马拉舍维奇现有门户的瓶颈。
CRCT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其中一条铁路线将向南延伸,连接黑海,再连接欧洲南部和土耳其。另一条将穿越波兰北部。
欧洲人担心美国和中国之间正在进行的贸易争端,但经济学家指出,尽管有摩擦,但中国经济仍有强劲的增长动力。
数据显示,有大量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CRCT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中欧货运服务继续呈现强劲增长。
根据CRCT在2019年9月公布的数据,中国到欧洲的班列次数达到2,845次,共计25万个标箱,而欧洲到中国的班列次数为2,421次,共计21万个标箱。
由于铁路运输的成本和速度效率与铁路运输的环保优势相结合,铁路显然将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中欧贸易的核心部分。
这篇文章是意大利康世集团季度通讯CS WINdow的一部分,内容包括对全球供应链的洞察,重点是欧洲多式联运物流。您可以订阅以了解更多信息: